过年回年,拍了很多家乡的照片,一年回一次,也只回去看那么一次,故乡还在,昔日人、物也在,只是容颜改。。。我在成长,它在变化,更多让我平添一份感伤,一份欣慰。。留不住的岁月,留不住的人,还有留不住的情,都留在这里。。。

首先出场的是我们村头的大水塘,最大的一个池塘,最干净!这道大堤,是我们放学后的必经之路,无论春夏秋冬,放学后总会在这里玩上一会。尤爱夏天,夏天大堤上长满青草,我们坐在池塘边,看着水塘里游泳的男孩们,在水上悠闲飘移的大白鹅、野鸭,看着那些忙着挑水浇菜的人们,看着天边各式各样的晚霞。。。那是我们宁静的黄昏。。。

大堤本来的路面很宽的,可以并排走两辆拖拉机,现在被乡里修了条水泥路,突出路面很多,反而把路显窄了,还感觉怪怪的。还是觉得不要修好。。。

大堤就是我们的幼儿乐园,它是一道温柔的斜坡,在它全绿的时候,我们会趴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做作业,和小伙伴们在这里做各种游戏,坐在坡的最上端向下滑,天天在这里欢笑不断,只是衣服很受罪,磨两天就破了,少不了挨打!到冬天了,没人玩了,就被小孩子们烧成这样子了。。哈

斜坡下面那干掉的池塘,在小时候个可一直是水满满的,隔了道塘埂便又一个池塘了,再下面还连着一个池塘,一直接到村子最南面,大人们经常说我们村是塘连塘十六塘,把小村包围在这些池塘中间,岁岁年年安静的存在着。。

冬天,打过霜的池塘都特别清澈,一眼可以看到底,水面平静无波,像镜子一样。宁静的让人窒息。那些红砖房都是新盖的,都是外出工作的年轻人们赚钱给家里盖的,在枯枝败叶中,安静,让我感觉是这样的萧条,村里只有老人孩子了,没了小时候过年时那种生气。。

大伯家的老房子,黄土砖做成。现在在我们村已经很少了,大多数都被摧了建了新房。这间土房跟我爷爷一样老了,再坚持几年就一百年了哟~!!灰黄的土砖房,大红的春联算是给它添了点喜气,这间房子也是我儿时的基地,在大伯家吃喝玩睡,门口很宽,冬天时村里人都喜欢到大伯家门口来晒太阳,聊天,打麻将。。那个水泥井台,小时候它比我高,我总是不服气天天摇一池水再一池水,被大妈骂我把她井水摇干了。。。。。

村里的老房子里,大多数都还保留着这种老式厨房,烧柴火的灶台,就是这种老灶台烧出来的饭菜都是最好吃的。我最爱老灶台烧的锅巴粥。。现在很难吃到了,都烧煤气了。。它就成苍老的历史了。。

一头老牛,它确实很老了,从我有记忆时,它就在了。小时候常帮隔壁婆婆放它,割草给它吃,有时还骑在它身上玩,那时候觉得它像山一样高。现在过去二十年了,它还在,还老当益壮,还是有力量,希望它的生命力一直维持。。。。

我家老房子的院子里,我八九岁时种了这棵龙舌兰,看着它从中指那么小长到大,叶开一层又一层,它的生命力也很强,天很干很旱的时候也没枯死,老房子里好多年没人住了,它还顽强的活着。。一层叶枯一层叶荣的到如今。枯烂的叶子代表了它的历史,新绿的叶子代表它生命一直存在。。。。。。

村边的小学,是我读过的小学,依然老样子,只是现在没学生了,小学生现在全去乡中心小学念书了,它现在就空在那里,在村边上,显得格外孤单。。遥望着它,依稀能听到当年的上课铃声,风中似乎飘来那朗朗读书声,若隐若现的~!

儿时的我,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奔跑在田野间,看着她,忽然觉得那就是自己。。。那时的我,无拘无束,天天野在外面,玩的天黑地暗不归家。那美好的时期已过了,现在长大了成熟了,就不敢再想那些时光。。。。只是,这位小朋友,践踏农民伯伯的麦地可是不对的哦。。。

儿童时期的另一个天堂,小河。记忆中的这条河,从来不会干,小时站在它面前,感觉它太宽广了,水也太深了,却又喜欢下水去玩,摸小鱼,抓小螃蟹,挖沙洞,堆沙堡~~~那些景象就像在眼前一样。如今,这条小河,快干了,水非常浅,被分成了好多股小溪流,缓慢向南流去。岸边,就是乡里开的沙场,一年四季拖拉机都在这里拉着一车一车的沙子,当年绿草葱葱的河岸,变成了沙漠。。。

河边有好大片树林,向南延伸的好长,这树里有各种树木,还有果树,儿时经常进树林偷水果,不过都是在地上捡树上掉下来的。林子里总能找到好吃的小野果。曾经在里面捉迷藏,抓住树藤打秋千。现如果树林里没人敢进去了,因为很厚的藤类植物遮住了地面,藤下面会有大蛇出现,所以,它成了原始森林了。。。。。。
童年早已过去,记忆也在淡化,可是当看到这一切景象,我的童年就像是昨天还在一样。。
|